3月18日,北區國際光點的第四站【大溪。請坐:旅人空間】在180年歷史的老建築「源本古舖」正式成立。溫暖的陽光灑落在紅磚灰瓦呼應的天井間,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說「大溪的美不只是精緻典雅的老建築,她的魅力更在於她是一條『活的老街』,靜謐的清晨你會看到大溪人上早市,午後放學會有老人家帶著小孫子騎廊嬉遊…,因為人們在這裡生活,更增添了大溪老街的親切與風情。」,柯董事長表示,台灣好基金會選擇桃園大溪設置「北區國際光點」的第四個據點,除了因為「她的老」,也因為「她的新」。柯董事長說「你以為大溪老街只有老房子和老人家,其實這幾年,很多大溪人的第二代、第三代紛紛返鄉,還有一些年輕人也選擇大溪落腳,開始新生。他們為老街挹注了新的希望和力量。」所以,台灣好與交通部觀光局合作選在「源古本舖」設置【請坐:旅人空間】,讓到訪的國際觀光客「不僅體驗大溪的『老傳統』,也同時感受大溪的『新力量』」。
台灣好基金會進駐大溪老街,也讓大溪人記憶中的美味零食「嘎哩嘎烙」重現江湖。「嘎哩嘎烙」是「源古本舖」前身「古裕發糕餅舖」的經典零食,現場由古裕發第四代傳人古乾桂先生口傳,創意料理達人黃瑞真烹製。古老先生說,「嘎哩嘎烙」以麵粉鹽糖等材料製作,其名取自咬下去時酥脆的聲響,當年古裕發的糕餅師傅製作嘎哩嘎烙時,總是香味四溢,街坊鄰居小朋友聞香走告,他們趁著老師傅將炸好的嘎哩嘎烙放置在架上散熱時,分批潛入糕餅工作間,人手一把嘎哩嘎絡就往嘴裡塞,在物資缺乏的時代,成為後輩年少歲月最美好的回憶。「旅人空間」開門讓嘎哩嘎烙重新現身,是最意外的歷史傳承。
「大溪旅人空間」開門活動中,特別安排了大溪散步的體驗,由在地資深導覽人員簡琇雯解說帶領,從后尾迷宮巷、宗教路、到相撲場及神社遺址等,穿街走巷,其間,包括年輕人返鄉設立的空間,包括「后尾巷小客廳」、「九五咖啡」、「丑咖啡」等等,回鄉新生代們修復老房子,找回童年記憶,藉由一杯好咖啡、一個展覽,建構屬於新世代的大溪風貌,為老街帶來活潑的生命力。
【請坐:旅人空間】即日起開門,每周二~五上午12點到18點,為旅人奉上一杯茶˙開放旅人休憩。未來將規劃一系列的文化活動、達人帶路的散步行程,並推出由『品香食塾』創意料理達人黃瑞貞的豆干創意料理以及『源古茶席』體驗,讓到訪老街的旅人們,深度體會大溪的美、台灣的好。
『品香食塾』豆干創意料理,以及『源古茶席』體驗,採預約方式,預約電話:0922335581。
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說「大溪的美不只是精緻典雅的老建築,她的魅力更在於她是一條『活的老街』,靜謐的清晨你會看到大溪人上早市,午後放學會有老人家帶著小孫子騎廊嬉遊…,因為人們在這裡生活,更增添了大溪老街的親切與風情。」
(右起)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副組長鄭瑛惠、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、大溪耆老古乾桂先生、桃園縣文化局副局長田瑋,共同烙下傳統糕餅業的龜模印記,為「大溪旅人空間」開門祈福。
(右起)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副組長鄭瑛惠、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、大溪耆老古乾桂先生、桃園縣文化局副局長田瑋,共襄盛舉北區國際光點第四站【大溪。請坐:旅人空間】的正式成立。

北區國際光點第四站【大溪。請坐:旅人空間】落腳於走過180年歷史風華的桃園大溪「源古本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