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的街道資產,串起創意左鄰右舍。

日治時代的中山北路,是日本人為了參拜圓山神社而建的大道,周圍不僅有高官貴人的和洋建築住宅,也開設不少高級餐廳、服飾訂製商家,引領當代風華。今日的中山北路,尤其從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一帶,仍是時尚指標的聚集地,除了五星級飯店、時尚品牌旗艦店、百貨公司之外,更錯落著許多創意特色小店、風格咖啡館、異國特色店、設計工作室,以及許多由歷史古蹟搖身一變成為的生活駐點等等。從建築、空間、經濟活動、文化展現,都有著新舊混合的特色,融合出一股別於他地的迷人氣味。

中山大同2009年生根於中山大同區的的台灣好基金會,感受老歷史、新創意的豐富與美好,從2009年的「中山大同趣」、「創意左鄰右舍」、2010年的「URS21創意漫遊」到2011年的中山大同社區報,我們以發行社區刊物、舉辦講座與漫步活動的方式,串起左鄰右舍,把這裡好玩的人事物分享給更多好朋友。




「台灣好基金會」繼續分享…

◎漫步 —

中山大同不同於繁華的台北東區商圈,或是充滿年輕活力的西門町一帶,遊走在中山到雙連這片區域,感受到的不是逛街的擁擠與緊迫,而是一種悠閒的散步情趣。因為台北老街老巷漫遊極有意趣,所以我們曾邀請從小生長在後火車站一帶的倪重華,帶大家體驗穿梭時空的漫步;或邀請大家跟著舒國治老師的身影隨意晃盪,穿梭南京西路到民生西路的悠靜僻巷。或是由在地人帶路走一趟最有人情味的漫步,在里長家聽兩代里長說故事開始理解地區面貌轉變的來龍去脈。一行人邊吃吃逛逛,邊跟著老鄰居用回憶重建街區過去的生活場景,更從新鄰居的角度驚歎於每個不經意的「心」發現。

 


◎講座 —

這邊隱藏在巷弄中的許多藝文空間,更為此地的日常勾勒出交融緊密的文化地圖。藉由舉辦講座,邀請大家共同參與社會發展議題討論,如過去邀請擅長講解「風格」和社會觀察的劉維公老師,參照全球不同城市的文創發展,省視台灣在地創意產業如何為自己的土地發聲,延續自己對於土地的情感和關照。


◎社區報 —

中山大同透過發行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社區報,介紹中山大同區獨特的街區文化,用串聯好鄰居的方式,把美好的生活氛圍分享給更多人。在這樣的理念之下,吸引了很多創作者進駐街巷,社區角落開始有了新發現,每季規劃不同主題,以微觀角度把這些新鮮事寫入報導,讓在地居民與來訪旅人不需付費獲知新訊,依循報中所附地圖走入巷弄中,一起感受這裡多樣的面貌。


◎活動 —

台北市的老歷史、新創意,在中山大同區產生了有趣的撞擊。有年輕流行、有懷舊古樸、有優雅時尚、有藝文電影、有創意設計,於是我們把這些好鄰居從巷弄裡通通請出來,舉辦「中山大同趣」活動,在中山捷運公園呈現各家好玩概念,讓大家串門子一次窺看十個不同向度的趣味與創意。或是邀請在地的創意工作者,以街區美術館概念舉辦「創意型塑街區」創作展。或由Tizzy Bac等音樂人青春開唱,邀請大家來這邊聽音樂。享創意、送創意、也讀創意的活動過程中,帶回意猶未盡的滿滿回憶。